当高校毕业生“计划分配”在内地城市早已成为历史的时候,西藏的大学生对这个词还记忆犹新。
今年是西藏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第二年,除部分定向生外,西藏的高校毕业生告别计划分配制度,均实行双向选择,供需见面,自主择业。就业“阵痛”正在考验西藏的高校大学生。
西藏大学生就业优势就在西藏
“我们在和内地高校的学生竞争时没有多大的优势。”西藏民族学院财经学院四年级学生洛次说,西藏的大学“牌子不响”,一些用人单位看了学生简历后就没有下文了。而在参加一些求职考试时,如全国公务员考试,西藏的大学生和内地名牌大学的学生也确实存在一些差距。学校知名度、英语水平等成了西藏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第一道门槛。
洛次的同学郭黎想进企业工作,因为她学的是金融专业,到企业更能发挥专业的特长。但郭黎认为,西藏的企业太少,没有多少机会能够在企业谋求到自己的理想职位。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学生所学专业和实际工作需要不衔接的矛盾在西藏较为突出。从西藏的人才市场上反馈的信息来看,西藏目前紧缺理工类人才(如计算机专业、医生、交通设计、水利设计等专业人才)、服务行业的管理人才等。而西藏高校文科类专业较多,专业设置没有面向市场,这造成了学生难以找到“对口”的工作岗位。
西藏自治区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局副局长谢智宏说,就业观念难以转变是目前西藏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的最大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说,过去包分配,现在他们依然想等、靠政府安排,不愿意到服务行业就业。一些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择业标准没有改变,认为孩子读完大学应该在机关事业单位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些观念不转变,实现就业的机会将大打折扣。
西藏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央珍认为,西藏的大学生在就业上有其自身的优势,如他们“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而学校的培养使他们在政治素质和工作技能上能够很好地为西藏所用。正如藏族学生达瓦所说:“我愿意一辈子在西藏工作,这就是我的优势。”
政府主导就业喜忧同在
西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从2006年开始实施,当年有2730名非师范类专科毕业生自谋职业。为了使毕业生能顺利就业,政府安排了各类招考工作,包括录取961人为乡镇公务员、乡镇小学教师和基层监狱劳教人民警察等,同时安排了562名西部志愿者、“三支一扶”和专升本计划。
西藏大学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实现就业的(不包分配)161名高校毕业生中,仅有15人通过其他渠道就业,绝大多数毕业生还是通过政府渠道走上了工作岗位。
今年西藏有4968名非师范类毕业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相关的政府部门和共青团组织提供了3700个工作岗位用以公开招考和招募。超过一半的毕业生可以通过政府提供的岗位实现就业。
政府如此大规模提供就业岗位让许多学生尝到“甜头”。西藏民族学院学生洛次说,他现在就是在等政府组织的各种考试,因为这样的机会多,考上的几率大。
正在西藏大学读三年级的学生普扎认为,大学毕业生在增多,政府能够提供的岗位毕竟有限,离开了政府,许多同学找工作将会很困难。普扎说,西藏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政府的大力介入在完善就业体制形成之前是必要的。但是学生不能只盯着政府提供的岗位,政府的就业思路也应该在提供岗位的基础上多提供服务。
西藏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师认为,政府应从积极引导就业上想办法,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人才市场,制定合理、有序、平等、公开、规范的人才招聘办法和必要的就业优惠政策。如依托网络和远程可视系统等先进技术建立高起点的人才市场,克服西藏地域辽阔、交通落后,高校分布较散,举办大型招聘会存在的实际困难。加强对非公有制单位招聘人才的管理,切实保证公正、合理聘用人才,并监督使用情况和待遇等。
告别“计划分配”带来连锁反应
高校毕业生的计划分配制度淡出西藏历史舞台引发了连锁反应。学生、学校和政府都在逐步适应中找寻自己的定位。
西藏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正在积极地转变。洛次说:“我们必须要习惯到处投简历、面试、被淘汰。新的分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近日在西藏大学举行的一个企业招聘会上,300多名毕业生在争夺几个工作岗位。参加招聘的学生索朗告诉记者,现在工作是等不来的,要靠自己去争取。
针对西藏高校存在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设置层次低,培养人才脱离社会需求的问题,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要求高校的招生规模和学科设置必须考虑社会需求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做到基本与就业市场容量相适应。
同时,西藏各高校加强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西藏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央珍说,学校目前从大一到大四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学校和各学院都在组织校园招聘会。
西藏自治区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局副局长谢智宏说,为了鼓励企业接收高校毕业生,西藏出台了优惠政策对相关企业给予奖励。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则可以享受税收、工商等方面的优惠。西藏的人事、教育、劳动保障等部门也在不断提高自身服务大学生就业的水平,规范和完善就业市场,多形式地帮助大学生就业。
目前,西藏的高校还鼓励学生“走出去”,并且积极联系内地的人才市场,引导学生到自治区外就业。西藏民族学院学生郭黎说,她的许多同学正在厦门、广州等沿海城市寻求发展。